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波 《绿色科技》2020,(4):39-40,42
基于海南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情况,综合分析了产生强度、设施规模化效应、运输距离等因素,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全省统筹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规划布局的方案和建议,为海南省今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卿权 《植物保护》2020,46(5):102-109
‘芽黄’红瑞木炭疽病在上海普遍发生。本研究从上海迪士尼园区采集疑似炭疽病的红瑞木病叶,进行了分离培养,获得2种培养形态的炭疽菌,致病性测定证明其为致病菌。联合核糖体转录间隔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钙调蛋白和β-微管蛋白2多基因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多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2株炭疽菌菌株分别与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聚集在一个分支,辅以形态学特征,鉴定引起‘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这是国内关于红瑞木炭疽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上海新建绿地的土壤质量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海新建的18块绿地319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显示,上海新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存在以下一些共性:pH呈碱性或强碱性;电导率(EC值)和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密度偏高,42.45%的土壤大于1.35Mg·m^-3;土壤通气性差,83.2%的土壤通气孔隙度〈5%;土壤阳离子含量适中,其中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低,但速效钾含量适中;土壤质地基本为壤质土。土壤质量是限制上海新建城市绿地植物生长和生态景观效果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针对上海城市土壤存在问题,建议从城市土壤标准建立、采样方法、测试方法、植物营养平衡、土壤安全性、土壤改良与废弃物利用、管理对策等几个方面提高城市绿地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构建技术与开发研究情况,该软件系统具有城市绿地有害生物远程信息分布浏览、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等功能.操作便捷,应用性强,适用面广,对于加强绿化植物有害生物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宏观科学决策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沅江市境内南洞庭湖资源现状;其次,阐述了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再次,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目标规划;最后,就沅江市境内南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Moisture regim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s of SOC mineralization in typical paddy soils of Changsh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incubation test in laboratory. The differences in SOC mineralization under aerobic and submerged conditions of paddy soils were also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ily mineralization of SOC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regim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whole incubation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cubation, it decreased quickly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but increased rapidly under submerged condition, and both remained constant after 10 d of incub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SOC mineralization were found to be mainly at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the incubation and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incubation time. Thu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later incubation period. The respiration intensity, daily and cumulative mineralization of SOC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was 2.26–19.11, 0.96–2.41, and 0.96–2.41 times than those under submerged condition, respectively. Statist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contents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spiration intensity between aerobic and submerged conditions, but the higher the contents of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aily mineralization of SOC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The decrease in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under submerged condi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in respiration intensity, but the decrease in SOC mineralization was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over the whole incub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柱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覆盖绿化植物废弃物与土壤之上和绿化植物废弃物与土壤混合处理对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Zn、Pb和Cd均在80天后淋溶完全,而Cu有所不同,在80天后又有增加的趋势,原因可能跟重金属与有机质的结合能力有关。此外,绿化植物废弃物与土壤相混合能抑制Cu、Zn、Pb和Cd向下淋溶,而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于土壤之上则有促进Cu、Zn、Pb和Cd淋溶的趋势,且不论是混合处理还是覆盖处理,20cm厚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处理均比10cm厚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理对Cu、Zn、Pb和Cd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大。研究还得知,Cu、Zn、Pb和Cd的迁移还与土壤pH有关,低pH土壤有利于重金属的淋溶。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经济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地、不同土层(0~10,10~30,30~100 cm)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剔除回归法探讨了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软阔林、樟树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水杉林、针阔混交林、其他硬阔林。各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0和10~30 cm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除经济林,其余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②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林、其他软阔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水杉林、其他硬阔林。上海市林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0~100 cm土层的贡献率较低。③上海市7种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电导率、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 < 0.05)。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 < 0.05);樟树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P < 0.05)。除阔叶混交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全氮,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的主控因子为碱解氮。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乔木林生物量估算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4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报告和2013-2014年乔木林典型样地实测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和单木异速生长方程法(AM法)对上海全市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种方法估算的乔木林总生物量较为接近,分别为4.828×106和4.805×106 t,前者仅比后者高0.47%。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其他硬阔类,阔叶混,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其他软阔类和杨树Populus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CM法估算这6个树种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8.7%,AM法估算占比为85.7%。幼、中龄林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体部分,CM法估算这2个龄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6.2%,AM法估算占比为79.3%。自1999年起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接近6.400×106 t;1999-2016年乔木林总生物量年均增长率为19.2%,超过同期乔木林总面积的年均增长率(16.8%)。乔木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同样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到2016年达75.7 t·hm-2。由此认为:CM法和AM法在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估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过去20 a,上海城市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且仍存在一定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芦苇湿地,对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锰形态分布特征及再分配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有效利用造纸废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中锰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792.18mg/kg)、可还原态(259.38mg/kg)、弱酸态(103.26mg/kg)、可氧化态(26.82mg/kg),残渣态与可还原态是辽河口湿地土壤锰的主要赋存形态。灌溉造纸废水后,湿地土壤中弱酸态锰增大,可还原态锰、残渣态锰降低;随灌溉废水浓度增大,残渣态锰逐渐增加,可还原态锰逐渐降低,弱酸态锰与可氧化态锰含量基本不变;2)芦苇生长影响湿地土壤中锰的再分配:快速生长期锰再分配系数最大,锰各形态分布最不稳定,其次是成熟期;发芽期、展叶期和抽穗期锰再分配系数较小,锰各形态分布相对稳定。采用高浓度(CODCr浓度300mg/L)废水灌溉,对锰各形态再分配影响最大,低浓度(CODCr浓度50mg/L)废水对锰的形态再分配影响最小;3)灌溉造纸废水可降低湿地土壤中锰残渣态含量,减少湿地土壤中锰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